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  农村公共服务

【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江西横峰:农村基础设施全域升级 打造秀美乡村新样本

日期:2021-12-30 作者: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字号: 打印本页
  

  近年来,江西省横峰县以“秀美乡村、幸福家园”创建为抓手,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全域改善,在江西率先完成了25户以上自然村“七改三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等基础设施改造工作,实现了100%自然村干道和入户道硬化、100%农户饮上了干净水、100%农户住房安全、100%村庄通电通广播通网络。 

  一、做好“党建引领与要素保障”创新文章破难题

  江西省横峰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总人口约23万人,是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所在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横峰县的不少村落像是一个个“孤岛”,远离繁华。住房、饮水、交通、网络……这些基础设施短板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获得感。为走出县域乡村发展困境,江西省横峰县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全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横峰县通过破解人、财、地三大难题,在短短几年间使得横峰县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全面发动党员群众,切实解决“谁来干”的问题。乡村建设,谁来引领?群众的主体地位怎么激发?横峰的办法是从党员入手,建立“支部生活日”制度,推行党建“1+1”,党员“1+N”模式,探索1名支部委员联系帮带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党员帮带引领N名群众机制,发动党员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管理。建立“1+4”乡村治理新模式,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组建了理事会、促进会、监督委员会、互助会“四会”组织,为群众参与家乡建设搭建理事平台,把村里的事交给村民办。横峰县不少组织带头人率先垂范,给村民树立了榜样。比如莲荷乡丁家村下阳组村民理事会会长游高云最先拆除自家围墙,使得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迎刃而解。横峰县还建立了秀美乡村创建排队机制,群众发动好的优先,成立理事会的优先,筹资踊跃的优先,真正让群众融入进来,实现了“要我建”到“我要建”的变化。 

  二是强化土地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建设用地在哪”的问题。首先靠“拆”出来。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村庄留存了不少没有价值的破旧危房,影响了村庄整治建设。横峰县通过村民理事会,让群众自己组织开展拆危旧房、拆围墙,把村庄的格局打开。在横峰县姚家乡七甲村“忠义杨家”,村中有个将近800平方米的忠勇广场,可供村民休闲娱乐。据七甲村支部副书记杨西福介绍,这里曾被3栋空心房和1栋废旧礼堂“占据”着,在秀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村里拆废建新,让村民多了一个好去处。再靠“理”出来。横峰县通过“造地复垦”,新增土地开发,“旱改水”“增减挂钩”,将腾出的农村存量土地实施增减挂钩,进行综合治理和复垦,解决了耕地碎片化、村庄建设无序化、土地产出低效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通过盘活农村建设用地,横峰县村庄道路、休闲健身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得以落地。 

  三是建立多方投入机制,切实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横峰县坚持“六个一点”资金筹措机制,即向上争取一点、政策融资一点、财政配套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力争市场企业投入一点。据统计,横峰县三年争取上级投入7400余万元,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融资5亿多元,向国家开发银行融资2.6亿元,整合涉农资金2亿元,党员群众筹集资金7500万元,有效破解了乡村建设资金从哪里来的难题。 

  二、做好“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结合文章强推进

  在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提升的具体实践中,横峰县通过一支强有力的“施工队伍”、一张设计科学的“施工图纸”和一套系统推进的“施工路线”,不仅实现了“好”的效果,还达到“优”的标准。 

  一是组建强有力的“施工队伍”。横峰县按照“县乡村三级书记共抓、四套班子齐上”的思路,组建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人大、政协与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和成员的“秀美乡村、幸福家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6组”,负责秀美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资金管理、调度实施、宣传引导、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等具体工作。县委书记作为“施工队长”,带领“施工队伍”一起干,有效确保了施工规划方案科学,足额保障施工投入,合理调度和调动施工人员,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 

  二是设计精细化的“施工图纸”。2016年横峰县与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编制《秀美乡村全域规划》,将村庄、产业、土地、旅游、环境、公共设施配套“六规合一”。横峰县强化全局谋划,把全县66025户以上自然村分为“普及村、亮点村、景点村”三类,分类开展整治建设,现已打造亮点村、景点村100多个,创建3A以上乡村旅游点28个。 

  三是制定全方位的“施工路线”。横峰县出台秀美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从2016年开始,按照“试点示范、分步实施、全面提升”的步骤有序推进,用2年半时间完成660个村点的初步整治建设,之后结合乡村振兴,对秀美乡村进行提升,系统推进精准脱贫、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民生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同时,横峰县对普及村、亮点村、景点村三类村庄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推进卫生保洁常态化、产村融合精细化、旅游发展效益化。 

  三、做好“系统谋划与精准施策”统筹文章惠民生

  2020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培训班在横峰县举办,很多与会同志对“横峰实践”的评价是:经验十分丰富、十分鲜活、十分管用,给全国树立了样板。 

  一是全面梳理强服务。横峰县坚持脱贫攻坚和秀美乡村建设“两战”齐打,创造性地打响精准再识别、产业再帮扶、村庄再提升、保障再落实“四大战役”,开展“连心、清零、新风、提升”四项活动,瞄准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核心关键,精准开展了乡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提升改造等项目,全面改善农村医疗保险、教育、公共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让群众在村子里就能把事情办好。 

  二是整治环境建新村。横峰县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参战”,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仗。通过全域开展“五拆五清”(五拆,就是拆违章房、废弃房、危旧房、围墙、钢棚;五清,就是清垃圾、清淤泥、清杂物、清路障、清杂草)、“围墙革命”、“平坟栽树”三大行动,横峰县无偿拆除“三房”8960栋,拆除围墙87千米,处理坟墓3451座,解决了农村的“老大难”问题。横峰县在全域完成改路、改水、改厕、改塘、改沟、改房、改环境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了荷塘月色、仁和夏阳、耕读传家苏家塘、好客王家、重石李家、九都黄家、亭子上等一批产村融合村、创新创造村、整洁靓丽村、管理民主村等特色新村,让每一个村子都变得干净整洁、生态宜居。 

  三是强化治理树新风。横峰县重点开展了垃圾、建房、水环境三大治理,以治理推动乡风转变:落实“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常态化;落实“一户一宅、建新拆旧”,严格“控违控面控高”,规定每宗建房占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建房不超过三层;成立了“环境保卫中心”,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对1万方以上山塘、水库实行人放天养,保护“一河清水”,水质达标率100%,境内河流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三类以上标准。同时,横峰县还积极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系列活动,评选“好婆婆”“好媳妇”,举办丰收节、邻居节、开村节等活动,提振农民精气神,树立文明新风。 

  2019年,横峰县秀美乡村建设荣登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先后获评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江西省首批美丽宜居示范县、江西省生态环境工作先进县、江西省乡村旅游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接待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的3000余支考察学习团队。 

  

  专家点评: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全域升级和改善,打造秀美新乡村是江西横峰这个案例的鲜明特点。从普遍意义上说,这个案例给人以二点重要启示:一是无论是已有农村基础设施的升级还是新基础设施建设,均应以基础设施承载的农村公共服务惠及更多农户、真正使最基层农户在获得服务方面实现服务程度均等化和服务内容均衡化为依规;二是以用户友好为目标特征的农村基础设施,需要在“从建到养到用”的全过程中,真正解决好钱从哪来、由谁来建、建设什么,以及如何合理布局、规划从而实现功能最大化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