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  乡村文化指导

【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北京仇庄村:疫情防控不放松 乡风家风更深厚

日期:2020-08-31 作者: 来源:乡村文化指导处 【字号: 打印本页
   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仇庄村作为北京市唯一入选案例,这里积累了哪些乡风、家风文明的建设经验?疫情期间,这里又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一、优良家风浸染每位村民 抗疫好人天天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战疫”打响以来,仇庄村党支部及工作值守人员坚守一线,留下“最美逆行者”的坚毅身影,也留下仇庄村普通村民的感人故事。
  “疫情不间断,爱心在持续。”仇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书信说,疫情期间出现太多好人好事。疫情初期,工作人员开始二十四小时在村口值守,感动了不少村民。
  2 月 5 日,下着大雪,天气十分寒冷。晚上 9 点多,气温零下八度,正在值守的夜班工作人员远远地看到有人牵着一个孩子,手里拎着大包小包走来。
  王书信说,走近一打招呼才认出是本村村民马丽敏,大家以为她要带孩子出门。
  谁知马丽敏笑着说:“大晚上的,我不是出去,我是专门来感谢大家的,看到你们这么辛苦,心里特别感动,正好家里还有这些,给大伙送过来,夜里饿了先垫点。”
  工作人员百般推辞,还是拗不过马丽敏。“抗疫特殊时期,我们也做不了什么,除了听政府的话,待在家里不串门,不走亲戚,没什么能做的,这些你们就收下吧,别嫌少,都是我家的心意。”就这样,值守人员留下了这些饱含浓浓乡亲情的“关爱”。当时,他们本想给她拍下一张照片,结果被她婉言谢绝了。马丽敏走后,值守人员打开袋子一看,里边有面包、水果、桶装面、饼干……在场人员的眼睛都湿润了。
  
仇庄村值班队伍
  村民刘玉秀带着儿子刘雨坤小朋友给村东口值守人员送去水果及热好的露露时,一起送上小朋友折叠制作的一封信:一张漂亮的水彩画,画的是一个大大的“奖章”,画的最下边还有一行字“感谢您们的守护”。
  王书信说,这是仇庄村家风的体现,也是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感恩教育。他也通过微信群向村民传递感人事迹并表示感谢。
  
村民给一线工作人员捐赠
  感动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看到村民前往饮水机前接灌纯净水时行走不便,八十多岁高龄的仇连泽拿出扫帚多次给村民扫出一条方便路。
  感恩互助的力量激励仇庄村村民更加团结抗疫,村里的租户也参与进来。3 月初,村里的租户周财得知目前一线工作人员的口罩紧缺,到仇庄村委会捐赠了 100 只口罩。于家务乡的包村领导也联系到一家企业,为仇庄村村民捐赠 3000斤芹菜。
  为感谢仇庄村对公司员工及村内流动人口隔离期间的关心和照顾,北京创世恒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委托租住在仇庄村的员工王永春、王永辉送来锦旗。锦旗上印着“舍弃小我顾大家,一线抗疫暖万家”。
  
企业给村民捐赠芹菜
  二、疫情不误村民文明建设 家风活动不间断
  对于仇庄村来讲,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村委会还要推进生态建设、美化村居环境、促进乡风文明。王书信说,仇庄村委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没有停止组织家风活动。
  5 月 23 日,于家务回族乡宣传部、仇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合举办的“生态美与心灵美的双重文化盛宴——仇庄村美丽庭院道德讲堂”活动在仇庄书院如期举行。在仇庄村“追寻家训家规 呼唤良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歌曲“追寻与呼唤”的嘹亮合唱声中,活动拉开了帷幕。
  “今年村里又开始美丽庭院创建及评选工作,平日里也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对照美丽庭院的要求和标准还有差距,以后一定把家里环境搞得更好更美,为村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出一份力。”村民赵凤霞说。
  “生活在仇庄的这些年感到非常幸福,村里孝道文化氛围浓郁,受村里文化氛围的影响和熏陶,家里关系和谐,环境也美。”美丽庭院代表孙振玺说,作为一名党员,还要向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进行有关政策、知识的宣传。今后要更加认真完成党员“一包四户”工作,协助包户村民如期完成美丽庭院建设。
  6 月 29 日,仇庄村党支部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9周年活动,为避免疫情期间人员聚集,活动以网络直播课的形式开展。据介绍,仇庄村将持续开展系列庆祝活动,把庆祝活动与党内组织生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责任感与使命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王书信说,仇庄村将继续把美丽庭院创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同步研究、部署,并将其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范畴,同时将仇庄孝德文化、乡村休闲旅游等元素融入其中,做出特色,做优庭院美景,为村民打造出更加宜居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
  
美丽庭院活动现场
  三、家风传承也靠制度设计 美丽乡村有章法
  仇庄村有一条制度设计,有老人的农户要跟村委会签署《赡养协议书》。老人的住房面积、老人的口粮细粮比例以及蔬菜果品在协议里有详细规定。村委会有专门的养老管理服务中心,给每位老人都建立了个人档案,包括个人信息、家庭信息、目前生活状况等,这样的村级“敬老档案库”帮助村委会更好地为全村老人服务。
  这只是仇庄村家风传承制度的一个案例。
  近年来,仇庄村坚持“德育干部,忠育党员,孝育村民”特色发展主线,突出仇庄村孝德及家风品牌文化,依托村内活动平台和教育阵地打造多个现场教学点,开展了“追寻家训家规,呼唤良好家风”主题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具有鲜明仇庄特色的党性教育品牌,受到社会各界认可。
  从 2010 年至今,仇庄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国家级、市级荣誉 28 项。
  王书信说,今后,仇庄村将借助新型城镇化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契机,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在以农业科普体验馆、中医药养生等为一体的产业格局基础上,突出农村生态美、田园美的同时,依托村庄孝德文化特色,以党建文化产业和农耕体验为抓手,通过搭建党建教育培训、孝德文化宣讲、民俗文化课堂、农耕文化体验四个项目平台,实现文、旅、农一体化的产业联动,全力打造文化休闲、展示、体验、教育于一体的文化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和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