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  乡村文化指导

【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福建斜溪社区村:勇当乡风文明“领头雁”创造农村事业新动能

日期:2020-11-04 作者: 来源:乡村文化指导处 【字号: 打印本页

  斜溪社区村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社会风尚良好,在库区淹没后秉承开拓新天地的精神,持续推进乡村文明发展。

  斜溪社区村寻求转型发展道路,不仅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打造村容整洁、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图景,同时激发群众自治积极性,汇聚力量共建集体事业,营造人人参与的文明新风。在乡村产业推动下,斜溪社区村还依托特色资源,发挥文化动能,成长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

   一、改头换面显精神 

  坐落于闽江源头的斜溪社区村,沿江而下呈带状分布,天际线、水际线、山际线、屋檐线相互辉映,错落有致。村民都感叹道,谁也没想到,曾因生猪养殖臭气熏天、水流泛黑的村庄,如今却清秀可人。

  为落实绿色发展,斜溪社区村调整前进姿势,规范种养殖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全村绿化率91%以上,绿地覆盖率超40%、园林绿化率超30%。

  作为库区淹没重点村,斜溪社区村本身就蕴涵着一股推陈出新的劲头,在环境整治上也与时俱进。2016年以来,斜溪社区村陆续投入1570万元,开展库区移民整村推进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村431栋、552户的住宅外立面和屋顶进行全面改造。房屋在村内呈阶梯状布局,层次分明;村内4个自然村均建有两座以上公园,其中大排公园投资过百万,即将新建的延平湖旅游码头也设置在此处。

  

   斜溪社区村航拍景

  斜溪社区村将现有六个公园分别打造党建、李侗文化、乡风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文化等特色主题,形成 “一公园一主题”,配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二十四孝宣传栏、李侗祖训长廊、家风家训长廊等内容丰富的宣传载体,公共外墙统一粉刷手绘墙体画,以移风易俗、文明家风为主旋律,勾勒出一幅幅文明和谐的乡村风情画。

  延平区委乡村振兴办常务副主任江凌介绍,延平区人民法院生态司法教育实践基地和生态司法主题公园也在斜溪 社区村落户,通过组织村民参观实践基地和主题公园,让村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高环保意识,共同建设“水美斜溪”。

  二、全民治理树新风 

  为加快斜溪社区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斜溪社区村制定了“红九条”“黑五条”,设置了 “黑名单”,以此规范和引导斜溪村民日常行为,推动全体村民严格执行规约。

  为了激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斜溪社区村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各类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让大家承担起村集体工作的责任,充分感受“主人翁”精神。

  

   斜溪社区村开展“庆三八”活动表彰优秀妇女代表

  “利用网红‘小积分’,积出好乡风。”据斜溪社区村党支部书记王丽介绍,斜溪社区村成立了“爱心超市”,只要村民积极为村工作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配合村里工作、为村里引进产业或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等,就可以获得相应积分,来兑换“爱心超市”里的商品。

  此外,斜溪社区村还开展了“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优秀妇女代表”评选等活动,抓榜样典型,宣传正能量,推动形成示范带动的良好氛围,在全村掀起“学先进、争先进”的舆论热潮,打造良好的“家风”“民风”。

    三、产业文化添动能 

  库区淹没后,斜溪社区村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激发转型发展的蓬勃朝气。依靠便利的交通以及丰富的文化、自然资源,全村有多家企业初具规模,休闲旅游、康养项目接连落地。

 

   斜溪社区村洲头国学讲堂开课

  正在实施的斜溪洲头度假村项目,不仅配备休闲娱乐中心、乡食特色餐厅、民宿住所等设施,开发吃喝玩乐“一条 龙”服务;更着重团体休闲、主题活动,通过党建培训、理学文化、茶洋窑产业等特色文化服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经济中嵌入文化基因。

  “产业与文化交融发展,相辅相成。”福建省洲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进表示,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企业投入资本参与斜溪社区村工作,吸引大量游客和产业链团队,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共同建设文明乡村。

 

   斜溪社区村龙舟队获得当地端午龙舟赛第一名

  斜溪社区村拥有近千年的渔文化,村民世代与江水为伴,沉淀着浓厚的码头情结和库区文化。斜溪社区村沿袭水乡传统,依托民间资本,建设泳池、亲水木栈道、游艇码头,购置快艇、游轮等游乐设备,营造新时代的水上生活。其中,斜溪社区村最大限度保留乡土元素,传承龙舟竞技文化,目前保留金龙队和银龙队两支龙舟队,除了每年在本村闽江河边举行龙舟赛外,还积极推荐龙舟队参加各级龙舟赛,学习经验的同时也展现斜溪龙舟队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为乡村文化抹上一笔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