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  乡村文化指导

【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铜钟乡坳上村:“湾子夜话”助力乡村发展

日期:2023-04-11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坳上村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铜钟乡东南部,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834亩、山林9000亩,下辖4个村民小组、8自然村湾,共197户、730人。

一、把“湾子夜话”作为政策法规的“大讲堂”

“湾子夜话”以自然村湾为单元,全覆盖、多轮次推进,干部群众全员参与。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村民促膝交谈、拉家常,用方言俗语面对面宣讲乡村振兴、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扫黑除恶、平安创建、环境卫生等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要点,村民熟知政策、悟透政策、响应政策的能力不断提升,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二、把“湾子夜话”作为作风能力的磨刀石

自分田到户后很少开群众大会,面对各家各户,涉及千头万绪,既考验干部对各项政策的熟悉程度,又考验干部的工作作风,既要放下架子,又要掌控场面。村“两委”班子及时学透政策、摸透实情,把握群众利益诉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湾子夜话”由原来的“吵吵闹闹”转变到如今的“心平气和”。2019年坳上村实施“限塑”行动,但红白喜宴使用一次性餐具仍屡禁不止。在“湾子夜话”中不少村民反映“限塑”很必要,但也要满足举办红白喜宴的餐具需要。为此,村委会专门出资采购陶瓷餐具200套,分发到各个村湾,供村民举办红白喜宴借用,“限塑”行动得到落实。

三、把“湾子夜话”作为社情民意的“直通车”

“湾子夜话”畅通了社情民意收集渠道,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现场收集的问题,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汇总梳理,能当场解决的争取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限期跟踪落实到位。有村民反映汛期自来水不够清澈,参与夜话干部当场记录,并协调水利部门,在原自来水储水池的基础上新建净水池,增加一道过滤程序,保障了饮水质量,村民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四、把“湾子夜话”作为纠纷矛盾的“调解所”

针对当前村里少数矛盾纠纷难以化解的难题,组织群众围成一个圈子,同坐一条凳子,面对面说话,没有鸿沟,没有顾忌,畅所欲言。邻里矛盾纠纷,大家说、大家评、大家议,重点积案还邀请司法所现场说“法”。“当面锣,对面鼓”进行集中夜话,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因历史遗留原因,部分山林面积确权存在争议,村民矛盾积聚,在村委会积极协调下,对争议山林面积重新测量确权并存档,村民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

五、把“湾子夜话”作为乡村振兴的“加油站”

通过“湾子夜话”,围绕村级建设共商共谋,在乡村发展上倾听民间,集中民智。如在推进“归园田居·傲尚”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宁可抛荒不可失地”思想根深蒂固,流转田地遇阻。村“两委”在“湾子夜话”中重点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布局、土地利用、旅游开发等方面描绘乡村振兴的前景,让村民看到了农村发展希望和未来。同时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到柃蜜小镇、雷竹小镇等地参观学习,提高了大家的发展信心,纷纷表态支持项目建设。